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

絕酷父子檔

這是一對父子檔是在台東大武的黃爸爸那邊遇到的,很酷。
(黃爸爸是個提供環島單車客免費借宿一晚的好人!也很有趣!)

怎麼說酷呢?
光從時間想來就不簡單。
這天是11/5號,在這時間能夠出來環島的,大部分都有其特別的理由。
剛退伍的,已經退休的,跟公司請長假的為大宗。
那老爸跟公司請長假,在念國中的小朋友也請長假?
怎麼想都有趣。
問了之後,答案就更有趣了。

老爸現階段算是工作空檔,兒子則是學校正在放長假!

酷XD
不管老爸兒子,聽來都不是照正常工作念書體系在進行XD


老爸呢,是個教育工作者,
只是不像老師那樣從事教職,而是進行教育體制的企劃與執行。
工作的方式,就有點像是個接case的顧問或經理。
可能是到各個社區大學去,擔任類似行政企劃專員的工作;(我猜)
擔任過縣府秘書,當過記者,更也當過校長;
不只和想像中的教育工作者不同,甚至和社會標準的工作型態也不同。
不過絕對無法否認他是從事教育的:
在社區大學時進行體制改革與宣傳推廣;
縣府秘書時輔導小小學轉型找尋出路;
記者時則是探討報導各項教育政策,或介紹國外教育體制。
(好,我承認我是偷偷google了一下,
那時候用聽的真的很難想像教育工作,甚至是工作,可以是這麼一回事。)

而且也不只教育,環保、公民意識、社區營造等的社會層面話題,也都能聊。
(也是,小學轉型很多就會牽扯到社區與環保層面;
而社區大學也有很大塊的重點在公民意識的凝聚。)

很屌,和他聊天,信手拈來也都是令人佩服的故事。
日本音樂家創辦的青年學校;原住民小學的與社區共構;
環保與永續經營的學校建築;還有很多。

會很認真的覺得,台灣有這樣的人的存在真是太棒了。
那不像產業上技術上的突破,
而是更根本的意識面教育面文化面的扎根,
台灣的內在,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在貢獻,才能夠慢慢的成長茁壯。


同時,可能老爸做教育的,所以對兒子的教育,就會特別在意。
兒子念的是所不太一樣的國中,宜蘭的人文中學。
這是所公辦民營的學校,一年有四次長假,春假,暑假,秋假,寒假。
因為現在正逢秋假,所以可以出來環島,這真酷XD
當然這不是學校的重點,重點當然還是學校的教育理念。
簡單來講是不用老師的權威去管制,是用道理去說服;
要養成一個有正確態度、自主人格,而且從內而外,完全健康的小朋友。
我也不太會講,總之是以健全人格為目標,而不是傳統的升學為重。
印象中還有提到的一些學校像是:
新店的森林幼稚園,烏來種籽學苑,苗栗的全人實驗中學。
想生小孩的,有興趣的可以找找XD

在和黃爸爸、黃媽媽、老爸聊天的時候,
(雖然我主要都是在聽,真的又是個我不太曾體會到的境界,超開心的)
話題就主要圍繞在教育、環保上。
閒聊嘛,大部分是雜散的片段,不太容易統整起來,只是,真的是很有感觸。
關於台灣各地小小學的刪減整併,特色小學或小學社區化;
關於傳統台灣教育體系的威權,與對小朋友教育的看法;
關於社區大學的理念,社區,或者更該說是公民意識的建立;
關於開通中的貫穿達仁旭海的台26;
關於環境友善的各式建築方式;
關於果樹、農作、各式植栽。


聊了好久,從吃晚餐一路聊到了11還12點多吧,才回房休息。
想想還真的很幸運,可以剛好和這對父子一起入住黃爸爸家,
也才有機會可以聽到這些特別的談話內容。
不然我單獨跟任何一邊聊,怎麼聊都聊不出這些東西吧XD
也真的是很佩服那個老爸,
一部分是他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,
也很以自己的方式,嘗試著慢慢影響這塊土地上的人們,讓台灣越來越棒;
另一方面是他所展現出來的一種態度與氣質,
在與人談話,在闡述想法,在相處時,真的都很吸引人。


最後呢,補充一點關於社區大學的簡介,才不會枉費那老爸跟我解釋了這麼久XD

社區大學這東西呢,最早是由台大數學系的教授黃武雄教授所開始提倡的。
在其課程裡,主要分為三個面向:
學術課程,用以探究問題根本;
社團課程,發展公領域的多方參與;
生活課程,充實生活內涵。
目的就是要重建一個完整的人,一個完整的世界觀;
透過學術課程探究科學,透過生活課程完整與解放個人,再透社團課程成全一社會公民。

這當然是個很崇高但也很遙遠的理想,在實際發展上也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,
像是學生素質不一,課程內容難以深化;
缺乏社會認證,難以提昇學生參與意願;
願意上課的學生是否又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;
有足夠能力又有足夠時間的講師難找等的。
所以也就造就了現在一般人對於社區大學的錯誤認知,
「社區大學不過就是個給成年人上的才藝班罷了。」
在生活課程與學術課程可能有點樣子了,
但是要進一步達到社團課程能夠要確實參與社區,凝聚公民意識,
彙集成一股從下而上的能夠批判、反思、進而推動社會的力量,好像會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(這些東西應該也會跟台灣社會的民主發展過去的權威體制有關聯)

因此也可以注意到,其實社區大學和一般大學、科大等的目的是不太一樣的。
他不是為了學術上的精進或技職上的培訓,
更大的重點是在於社區,公民意識的養成學苑。
(至少在理想上啦XD)

大概這樣吧,參考資料:
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,雖然裡面文章的排版真的很爛,
不對,裡面的文章根本沒有排版這回事XD

最後,其實社區大學已經確實有參與了不少社會問題的探討與改進,
像是由徐仁修、小野、黃武雄所共同聯名發起的千里步道,裡面有有各個地區社大的參與。
(建構出一條僅供行人與腳踏車行走的環台道路)
台北市的十二所社大也聯合規劃了都市規劃與社區參與的發展藍圖;
同時也有進行河川調查或沙灘淨灘活動等的,
有想要再網路上找找看有沒有更進一步或更明確的資料,只可惜資料有限,
看不太出來有什麼確切的具體成果就是。

不過,看起來是該對社區大學抱有相當的信心的!
就算有些東西還僅止於規劃與紙上談兵,
但只要大眾習慣了思考社會問題,離真正的參與應該就不遠了吧?
長久以來我真的誤會你了,社區大學!

2 則留言: